塔坨濕地:生態文明的日常守護 2025年7月15日至17日,連續三日,志愿者們在塔坨濕地公園開展文明勸導服務。志愿者陸美多的工作集中在棧道沿線與生態敏感區域,主要針對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引導。
期間,陸美多重點關注游客是否踩踏草坪、隨意丟棄垃圾、驚擾野生動物或在禁入區域逗留。發現此類情況時,及時上前以平和語氣提醒,結合濕地生態保護的基礎常識,說明相關行為對植被、水體及生物棲息環境的影響,引導游客自覺遵守園區規定。
每日從清晨到傍晚,在固定區域與流動巡查中交替,確保覆蓋主要游覽路線。通過持續的關注與適時的介入,減少了不文明行為的發生,讓游客與濕地生態的互動更趨和諧。
紅巖小區:助力銀發群體融入數字生活 8月上午,志愿者陸美多在紅巖小區參與老年信息采集志愿服務。工作內容聚焦協助老年群體完成電子信息的錄入與核驗。
過程中,主要負責指導老人提供身份證等材料,操作設備完成掃描、人臉比對等流程。針對老人對電子設備不熟悉的情況,將操作步驟拆解為簡單易懂的語言,逐一講解演示;對信息填寫有誤或操作受阻的情況,及時協助核對修正。
同時,記錄老人們提出的疑問,如信息用途、后續修改方式等,現場予以清晰解答,并提供書面指引。通過耐心協助,確保每位老人順利完成信息采集,降低他們在數字操作中的障礙感。
大寨子公園:路口交通秩序的現場引導 8月,陸美多在大寨子公園附近的十字路口承擔交通文明勸導工作,時長2小時,覆蓋早晚高峰時段。
陸美多的崗位位于斑馬線一側,主要關注行人與非機動車的通行狀態。在信號燈交替時,對即將闖紅燈的行人、越線等待的非機動車進行提醒,通過手勢與簡潔語言引導其遵守交通規則,在安全區域等待或通行。
針對路口易出現的聚集搶行、低頭看手機忽視信號燈等情況,保持持續關注并及時干預,避免因疏忽引發秩序混亂。整個過程以規范行為、提示風險為核心,不涉及復雜說教,僅通過及時提醒,助力路口交通保持有序狀態。
三個志愿活動雖場景各異,但均以“現場介入、適度引導”為核心。沒有刻意設計的情節,只是在特定場景中,以專業、平和的方式履行職責,讓生態保護、適老服務、交通秩序等日常事務,因細微的參與而更趨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