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研學 “三杰” 紀念館 紅色基因育青年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6 月 25 日至 27 日,團隊赴瞿秋白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惲代英紀念館開展 “追尋三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學習三位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激勵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通訊員 袁達 李佳銘 董群策 姜怡恒 )
一、探訪瞿秋白紀念館:從 “江南才子” 到革命先驅
6 月 25 日中午,團隊首站來到瞿秋白紀念館。在 “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 主題展廳,珍貴手稿、歷史照片和復原場景生動展現了這位 “書生革命家” 的成長歷程。在 “江南才子” 展區,瞿秋白深厚的文學造詣令團隊成員們贊嘆不已;而在 “革命家” 展區,其主編《新青年》、翻譯《國際歌》的事跡更令人動容。館內,瞿秋白就義前從容寫下 “此地甚好” 的場景復原,深刻感受到其以生命踐行理想的崇高氣節。

圖為團隊成員在瞿秋白紀念館前合照。馮營帥 供圖
二、走進張太雷紀念館:感受 “震碎舊世界” 的雷霆之志
6 月 26 日,團隊走進張太雷紀念館。在 “愿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 主題展陳前,廣州起義文物、家書手跡等展品訴說著這位 “中國共青團主要創始人” 的革命豪情。通過全息影像技術,青年學子重溫了張太雷領導廣州起義的壯烈瞬間,其犧牲時年僅 29 歲的事跡深深震撼了在場所有人。在復原的辦公室場景中,團隊成員圍繞 “太雷精神與新時代青年使命” 展開熱烈討論,深刻體會到 “謀將來永遠幸福” 的革命初心。館內一件灰布長衫尤為醒目,正如茅盾所言,它象征著張太雷對革命事業始終如一的忠貞。

圖為張太雷講解員為團隊成員講解張太雷事跡。馮營帥 供圖

圖為實踐成員學習張太雷事跡及革命精神。馮營帥 供圖
三、參觀惲代英紀念館:體悟 “磷火永存” 的奉獻精神
6 月 27 日,團隊來到惲代英紀念館。“我愿我的磷發出更多的熱和光” 的誓言在展廳熠熠生輝,傳遞著超越時空的精神力量。通過互動展陳,大家深入了解其創辦利群書社、主編《中國青年》的革命實踐。在 “獄中詩抄” 展區,惲代英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的絕筆詩直擊人心,不少團隊成員潸然淚下。

圖為成員們在惲代英紀念館門口合影。馮營帥供圖
四、精神傳承:從歷史現場到時代使命
“三次參觀,三次洗禮。” 團隊成員袁達表示,“從秋白同志的文人風骨,到太雷烈士的雷霆之志,再到代英先輩的磷火精神,我們將把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轉化為奮進動力。” 活動中,團隊成員們深刻感悟到 “常州三杰” 精神的內核 ——信仰如磐、敢為人先、舍身為民。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家表示將以先烈為榜樣,在科技攻關、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等領域勇挑重擔,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