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建證青春·工筑基層”實踐隊全體成員走進安徽省馬鞍山市岱山森林公園老年公寓,開展以“擦拭窗明幾凈,聊暖歲月時光”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此次活動目的在于讓青年學子在基層實踐中,陪伴和幫助老人的同時,奉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為老人家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清潔服務與暖心陪伴的實踐幫助。
 窗臺拂塵:青春的指尖褪去沉積的灰塵清晨的陽光透過岱山森林公園的枝葉,灑在老年公寓的窗臺上。實踐隊成員們聽從著老年公寓負責對接的老師的指揮,拿著公寓保潔處的抹布、水桶和中性清潔劑,分成四組,以兩組一層的形式,進行窗臺的擦拭工作。有別于工程制圖課堂上繪制建筑圖形尺寸大小的精準,這里的“作業”則更加需要細膩與耐心。
在三樓張爺爺的房間,隊員們發現窗臺邊角積著薄塵,窗軌里還卡著不少的小樹枝,小枝條。來自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王子涵同學先蹲下身,先用手小心翼翼夾出樹枝,再將抹布折成整齊的矩形——他特意將抹布邊緣對齊窗臺棱角,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他專注的側臉,指尖劃過之處,窗臺上的灰塵漸漸褪去,露出原本的溫潤色澤,窗軌也煥發了原來的色彩。
擦到靠窗的書桌時,隊員們注意到桌面上放著一副老花鏡和幾本閑置的《老年文摘》。“大爺看書時肯定常坐在這兒,窗臺干凈了,看書時心情也會感到敞亮不少。”實踐隊員王鵬程,孫江輝同學特意將抹布擰至半干,輕輕擦拭書桌邊緣,生怕水珠濺到書頁上。張爺爺拄著拐杖站在一旁,看著窗臺上的綠蘿葉片被細心擦去浮塵后愈發鮮亮,笑著說:“這些孩子干活像搭積木似的,又快又穩當。”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打掃衛生擦拭窗臺。  褚振宇  供圖) 
圍坐閑談:和藹的言語承載歲月的記憶 清潔完畢,隊員們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圍著搬了木凳坐在了房間門口的周奶奶身旁,蹲坐在了地上,和老人們拉起了家常。85歲的周奶奶指著窗外的不遠處的公園,慢慢說起往事:“我年輕的時候,這公園還是片荒坡,后來啊,是縣里組織工人修了路、栽了樹,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奶奶,那時候修路用的是碎石還是混凝土呀?”來自只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康同學好奇地問道。這個問題一下子打開了周奶奶的話匣子,她比劃著說:“剛開始是碎石路,下雨就泥濘,后來有批年輕工人來支援幫助,專門帶著機器鋪了水泥,還做了排水坡,小康啊這個還是和你們專業相關的。自那以后,路面就再也不會積水了——就像你們剛才擦窗臺時,特意把窗槽里的水擦干一樣細心。”

(圖為實踐隊成員圍坐傾聽周奶奶講述修建往事。  褚振宇  供圖) 
活動接近尾聲時,在實踐隊隊員們和老人們之間的暢所欲言之下,本次實踐活動也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實踐隊張隊員在總結時感慨道:“我們學建筑,總以為目標是建造堅固的空間,但今天在與老人們的相處中才真正懂得,能承載溫暖、傳遞善意的,從來不是冰冷的磚瓦,而是人與人之間緊緊相連的情感。”
此次實踐雖已落幕,但服務的腳步不會停歇。未來,“建證青春·工筑基層”實踐隊將繼續深耕社區與養老機構,依托建筑專業優勢,扎實推進改造調研,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我們期待用青春的力量,將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融入每一處細節設計、每一次實際行動,為老年群體筑造更具溫度的生活空間,讓這份關懷在實踐中不斷延續、代代傳承。
                                                                                                                                                                                                                                                                                                通訊員  褚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