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態發展的綠色浪潮與青年求知的熾熱目光交匯,一場跨越理論與實踐的深度對話,正沿著一行行探索的腳步悄然展開。近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動力與電氣工程學院“太岳青韻傳習社”聯合地方生態規劃師,在輔導員喬少婕帶領下,走進沁源生態展示區及實踐基地,開展“解碼生態密碼,感悟綠色動能”主題實踐活動。隊員們沉浸式探尋生態發展的創新路徑,在這片書寫著綠色轉型故事的土地上,共度一段浸潤生態智慧的難忘時光。
展廳啟思:解碼生態智慧密碼
踏入生態展示區,科技與自然的融合之美撲面而來;顒右潦迹蓡T們化身“生態解碼人”,帶著詳實的生態數據、轉型案例,為大家揭開沁源綠色發展的神秘面紗。他們指著動態演示的生態數字沙盤,講述沁源從傳統產業向生態經濟轉型的歷程——如何借山水資源布局光伏、風電項目,怎樣以生態旅游激活鄉村振興活力,每一步都凝聚著綠色發展的智慧;又拿起展柜中生態農產品的實物,介紹有機種植、循環農業的實踐模式,還有巨幕影像里呈現的護林員日常、生態修復成果。無不訴說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沁源落地的生動故事。為讓感受更真切,隊員們還在展廳內開展“生態模擬實踐”,有人模擬操作生態監測平臺,有人嘗試設計鄉村生態旅游路線,讓現場在趣味互動中,悄然種下對綠色發展理念尊崇與踐行的種子!
實踐探路:觸摸轉型發展脈搏
理論認知后,研習社開啟“生態實踐探尋之旅”,深入走訪沁源生態實踐陣地,在光伏電站,同學們觀察了太陽能板陣列與山地環境的融合,了解“陽光變能源”的科技轉化;于生態農場,參與有機蔬菜種植、農產品加工體驗,探尋生態農業的致富密碼!
每到一處,隊員們都認真聆聽講解、細致記錄數據,與生態從業者交流,追問“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如何平衡”“綠色技術推廣有哪些難點”等問題。在生態修復現場,大家觸摸新栽苗木,對比修復前后的地貌照片,深刻體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實踐力量。陽光灑在綠意盎然的實踐基地,也照亮隊員們專注的面龐,也讓原本抽象的生態發展理論,因實地探尋變得可感可知!
青春踐行:成為綠色理念使者
此次活動中,研習社成員不僅是生態故事的聆聽者,更是綠色理念的傳播者與踐行者。他們協助生態規劃師整理展示資料、為參觀群眾講解生態轉型故事、用鏡頭記錄綠色發展的精彩瞬間。隊員們感慨:“當親手觸摸生態轉型的成果,才深刻領悟‘綠色發展’的重量與價值。能把實踐和生態推廣結合,讓青春力量成為綠色傳遞的橋梁,是超有意義的成長。”地方生態規劃師也點贊:“年輕人用熱情擁抱生態發展,用行動助力理念傳播,讓綠色轉型的故事有了青春表達。這樣的實踐,既是對生態智慧的弘揚,更是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方展廳,匯聚著綠色發展的創新思路;一次實踐,傳承著生態轉型的奮進精神。此次沁源生態實踐活動,讓綠色發展理念在青春探尋中煥發生機,也讓動力學院學子在行走中深化了對“生態與發展”關系的理解。
未來,“生態綠韻研習社”將繼續以青春之姿,講好沁源綠色轉型故事、傳遞生態發展智慧,讓更多人看見綠色發展的力量,讓生態沁源的轉型經驗,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綻放更璀璨的光芒,為更多地方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青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