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盛夏的微風裹挾著暖意,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建證青春·工筑基層”實踐隊的同學們,帶著滿滿的誠意與熱情,前往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湖畔老年養護中心,開展以“清潔宿舍窗面,守護老人舒心生活”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這不僅是一次踐行勞動精神的實踐,更是用青年行動為老年生活注入溫暖的生動實踐。
天剛蒙蒙亮,實踐隊成員便在校園廣場集合。大家統一穿著印有實踐隊標識的服裝,手中拎著提前采購的玻璃清潔劑、刮水器、無塵抹布等工具,還細心準備了手寫祝福卡片和適合老人的便攜小扇子,盼著能給老人們帶去別樣的驚喜。
乘坐大巴車抵達老年養護中心后,映入眼簾的是綠樹環繞的庭院,老人們在晨練區慢悠悠地散步,空氣中滿是寧靜祥和的氣息。養護中心的負責人早已在門口等候,熱情地迎接同學們,并細致介紹了中心的日常管理情況、老人的作息規律以及清潔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圖為志愿者為老人擦玻璃。 馬夢超 供圖)
按照負責人的指引,實踐隊分成4個小組,分別前往不同樓棟的老人宿舍。剛走進樓道,就看到幾位老人坐在長椅上聊天,見到同學們,老人們立刻露出了和藹的笑容,主動招手打招呼。“孩子們來啦,快進來歇會兒!”一句親切的問候,瞬間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同學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分工協作有條不紊。有的成員先仔細清除窗臺上的雜物,有的用噴壺均勻噴灑清潔劑,再用濕抹布反復擦拭玻璃上的污垢,最后由專人用刮水器將玻璃刮得锃亮,連窗縫里的灰塵也不放過。夏日的陽光越來越烈,汗水浸濕了同學們的衣領,但大家絲毫沒有懈怠,反而更加認真——因為每擦干凈一塊玻璃,就能讓更多陽光照進老人的房間。

(圖為志愿者為老人擦玻璃。馬夢超供圖)
清潔間隙,同學們還主動與老人們嘮起家常。“奶奶,您窗臺上這盆綠蘿養得真好,平時是不是經常照顧它呀?”“爺爺,您年輕的時候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沒有好玩的故事跟我們講講?”面對同學們的提問,老人們打開了話匣子。一位曾在工廠工作的老奶奶,興致勃勃地講述著過去參與生產建設的經歷,言語間滿是自豪;還有一位愛好書法的老爺爺,特意拿出自己的作品給同學們展示,手把手教大家握筆姿勢,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在與老人的交流中,同學們也留意到許多溫暖的細節:有的老人把家人的照片擺在窗邊,照片上的笑容格外燦爛;有的老人在抽屜里珍藏著泛黃的老信件,字里行間滿是歲月的痕跡。這些細節讓同學們更深刻地理解了老人們的情感需求,也更加堅定了用行動守護他們晚年幸福的決心。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努力,所有老人宿舍的玻璃都變得一塵不染。陽光透過明凈的玻璃灑進房間,照亮了書桌、床鋪,整個宿舍都顯得格外明亮溫馨。老人們走到窗邊,看著干凈的玻璃,不停地向同學們道謝:“這玻璃擦得真干凈,以后曬太陽都更舒心了,謝謝你們這些好孩子!”聽到老人的夸贊,同學們的心里滿是成就感。
除了清潔工作,同學們還精心準備了一場小型文藝表演。有的同學演唱經典老歌《茉莉花》,熟悉的旋律讓老人們忍不住跟著哼唱;有的同學表演手語舞《感恩的心》,輕柔的動作傳遞著真摯的情感;還有同學朗誦原創詩歌《致歲月里的長輩》,樸實的文字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一位老奶奶更是被氣氛感染,主動站起來唱了一段地方戲曲,贏得了同學們陣陣掌聲。

(圖為志愿者為老人洗毛巾馬夢超供圖)
表演結束后,同學們將準備好的小禮物送到老人們手中。接過手寫祝福卡片和小扇子,老人們的眼眶有些濕潤,緊緊握著同學們的手不愿松開。“你們能來,我們就特別開心,這些禮物我們會好好珍藏的。”一位老人的話語,讓現場的氛圍愈發溫暖。
活動最后,實踐隊全體成員與老人們、養護中心工作人員一起合影留念。相機定格下一張張笑臉,也記錄下這段難忘的溫情時光。此次志愿服務活動,不僅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環境,更讓同學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尊老愛老”傳統美德的深刻內涵。

(圖為志愿者合照。馬夢超供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是社會的責任,更是青年一代的擔當。未來,“建證青春·工筑基層”實踐隊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積極參與更多敬老助老志愿服務,讓青春力量溫暖更多老人的晚年生活,讓愛與關懷在時光中靜靜流淌。
通訊員馬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