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日下午,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紅心研墨” 實踐團隊的志愿者們,懷揣著對傳統文化的深深眷戀,走進了泰州科技館。在這里,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場以 “品味傳統古韻,傳承文化薪火” 為主題的特色活動。團隊巧妙地以端午節為文化紐帶,把科普講解中關于端午起源的知識、趣味問答里各地端午習俗的小常識,以及畫彩蛋、擊鼓傳粽等實踐互動環節融合在一起,成功將端午文化轉化為大眾可直觀感受、愿意主動參與、樂于分享傳播的現代體驗,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探索出了一條 “活態傳承” 的全新路徑。
智識破壁:激活文化基因 下午一時許,科普知識環節準時開始。志愿者們以生動的語言,詳細介紹了端午節的起源的多種說法,并將古代屈原、伍子胥等歷史人物的故事娓娓道來,讓參與者深刻理解了古人設立端午節的意義。隨后,他們又講述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如懸艾草、菖蒲、佩香囊等,這些習俗不僅蘊含了科學防疫的智慧,還實現了人人參與的健康教育。沐蘭湯、飲雄黃等習俗則將公共衛生行為轉化為家庭儀式,降低了認知門檻,便于代代相傳。競渡祭屈則通過集體協作,演練了“命運共同體”意識,而包粽子、投粽祭江則用味覺記憶固化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感認同。最后,志愿者們還深入剖析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指出其既是家國情懷的火炬,也是生命關懷的燈火,更是文化認同的薪火。
手觸古今:體驗傳承能量 一點五十,互動環節拉開帷幕。志愿者們首先利用PPT設計問答環節,隨機提問關于端午節的文化習俗與常識,通過有獎競猜的形式,極大地提高了參與者的積極性。參與者們踴躍回答,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逐步加深,紛紛表示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隨后,志愿者們發放了彩蛋(塑料仿真蛋)、顏料、畫筆等工具,引導參與者發揮想象力繪制端午元素彩蛋。這一活動激發了參與者們的創造力,他們紛紛展現出獨特的創意,互相交流,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
彩蛋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們又組織了擊鼓傳粽活動。參與者們以端午為主題的詩句和詞語進行接龍回答,雖然活動難度不小,但進行得十分順利。許多參與者表示,這一活動讓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更加深刻,難以忘懷。
此外,工作人員還組織了PH試紙檢測粽葉的科普實驗。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實驗步驟,參與者們興致勃勃地進行實驗,認真記錄粽葉的酸堿性結果。這一活動不僅讓參與者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粽葉,還讓他們感受到了實驗與傳統的結合所帶來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了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繼往開來,煥發文明之光 互動環節圓滿結束后,志愿者們對本次活動進行了深刻總結。他們強調,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需要時刻進行發揚與傳承。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漫長歷史中沉淀的精神密碼,承載著民族的歷史記憶、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宣傳傳統文化,本質上是對“根”的守護、對“魂”的傳承,更是對“未來”的賦能。它不是復古守舊,而是在揚棄中汲取智慧,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碰撞出更具生命力的火花。這既是民族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人類文明延續的重要保障。未來,他們將發掘更多更新穎的活動形式,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吸引更多人關注并熱愛傳統文化。最后,全體參與者合影留念,共同定格了這一難忘的時刻。
本次傳統文化宣傳活動結束后,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志愿者們感慨萬千。他們認為,通過宣傳傳統文化的方式,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并熱愛這一瑰寶。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結合,不僅能夠在宣傳活動結束后仍然激發人們自愿去了解傳統文化的熱情,還能夠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