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課】生環學子赴新興社區開展主題學習與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對黨的紀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感悟基層治理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實踐偉力,7月15日,生環學院赴蕪湖"入侵植物調研及幼兒環保宣教"本科生實踐團隊全體在校成員前往新興社區開展主題學習與社區實踐活動,將理論學習與基層觀察相結合,在行走中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

(圖為安徽師范大學學子學習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通訊員熊雨欣攝)
深學細悟,筑牢紀律意識
活動伊始,一場以學習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主題的集體學習在新興社區會議室開展。學習活動由熊雨欣和聶雯麗等預備黨員領學,教科院學子與團隊成員共同參與。領學者圍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系統闡釋其在新時代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它既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也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必然要求,更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堅守黨的初心使命的具體體現。學習過程中,團隊成員結合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解,深刻認識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以釘子精神常抓不懈,始終保持黨在作風上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作風保障。通過領學與集體討論,全體參與者進一步強化了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深刻體會到嚴明的紀律是黨的生命線,是凝聚黨心民心、推動事業前進的重要保證。
實地探訪,感悟為民初心
學習結束后,新興社區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實地參觀了社區的設施建設與服務場所。從滿足居民日常需求的便民服務中心,到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動陣地,再到保障特殊群體權益的關愛空間,每一處設施的規劃與每一項服務的設置,都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社區在優化服務流程、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的實踐,強調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是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始終是為了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提升生活品質。

。▓D為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參觀照片,通訊員邵子游攝)
在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基層治理的成效直接體現在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而這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動實踐——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僅是抽象的理論指引,更轉化為了基層社區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行動。這種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日常治理的實踐,讓大家對“中國之治”的本質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服務社會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