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課堂傳紅色薪火——歷史師范生團隊講述“常州三杰”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 通訊員王夢涵
下午3時,奔牛高級中學高二(4)班教室內,陽光斜照在黑板上,上面提前寫好了“常州三杰”四個大字。吳瑋手持講稿,站在講臺前,看著臺下一張張充滿朝氣的面孔,內心感慨萬千。“三年前,我也曾坐在這個教室里,聽老師講述歷史;今天,我站在這里,想把‘常州三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親切的話語,瞬間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切感。
吳瑋首先從瞿秋白的故事講起,她結合瞿秋白的成長經歷,講述了他如何從一名文學青年成長為堅定的革命者。“瞿秋白先生年輕時就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面對國家的危難,他毅然放棄了個人的文學追求,投身革命事業。”孫佳還特意提到了瞿秋白在翻譯《國際歌》時的細節,“他為了準確翻譯‘英特納雄耐爾’這個詞,查閱了大量資料,反復推敲,這種對革命事業的認真態度,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在講述張太雷的事跡時,吳瑋重點突出了他的英勇無畏。“張太雷先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領導的廣州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卻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在起義中不幸犧牲,年僅29歲,用生命詮釋了革命者的擔當。”吳瑋的講述聲情并茂,臺下學生們聽得聚精會神,有的學生還悄悄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談及惲代英時,吳瑋分享了他在黃埔軍校的教育經歷。“惲代英先生在黃埔軍校任教時,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他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們的革命信仰。他曾說,‘青年最要緊的精神,是要與命運奮斗’,這句話至今仍激勵著無數青年。”吳瑋結合學生們的學習生活,鼓勵大家在面對困難時,要學習惲代英先生的堅韌精神。
宣講過程中,吳瑋還與學生們進行了互動問答。“同學們,聽完‘常州三杰’的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問題一出,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瞿秋白先生臨終前的從容讓我很感動,他的信仰太堅定了。”“張太雷先生那么年輕就為革命犧牲了,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學生們的發言真摯而熱烈,讓孫佳深受觸動。
宣講結束后,吳瑋將團隊制作的“常州三杰”事跡手冊分發給學生們,并鼓勵大家課后繼續學習紅色歷史。學生們紛紛表示,這堂紅色宣講課讓他們受益匪淺,不僅了解了更多本土革命先烈的故事,也增強了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返校宣講是團隊踐行歷史師范生使命的一次重要實踐,未來他們將繼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開展更多形式的紅色宣講活動,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傳。而對于吳瑋來說,這次經歷讓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歷史教育的意義,“作為一名 師范生,我有責任把紅色故事講好,讓革命先輩的精神激勵更多青年成長。”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