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科技大學新鄉之耆影尋蹤社會調查實踐團走進洋浦公園,圍繞城市發展變化展開深入采訪,從居民視角挖掘城市在交通、建筑、文化等多領域的蛻變故事。
交通升級惠及民生,居民出行更便捷高效
小隊成員采訪劉爺爺中 耆影尋蹤小隊
采訪中,劉爺爺(化名)對交通領域的變化贊不絕口。隨著快速路網絡持續完善,世紀大街等多條快速路貫通后,跨區通勤時間大幅縮短,早晚高峰擁堵狀況明顯緩解;同康路等斷頭路的打通,讓小區周邊交通微循環更暢通,居民告別了“繞遠路”的煩惱。目前,已運營的輕軌3號線深受青睞,正在建設的地鐵新線路,更讓市民充滿期待。“現在出門路好走了,無論是開車還是等地鐵,都比以前方便太多。”劉爺爺的真切感受,道出了長春交通升級帶來的民生紅利。
環境品質持續提升,公園綠意盎然暖民心
小隊成員與王先生的合影 耆影尋蹤小隊
交通便捷度提升的同時,長春的生態環境也在悄然煥新。王先生(化名)對城市環境的改善感觸頗深,公園與小區的綠化升級成為大家口中的“幸福亮點”。他提到,如今的公園早已不是簡單的休閑場地,花草樹木品種更豐富,綠化覆蓋率顯著提高,漫步其中滿目蔥蘢,空氣也格外清新。“以前公園設施舊、綠植少,現在不一樣了,新增了不少景觀樹和草坪,還有專門的休憩小廣場,我每天早晚都得來逛一圈,鍛煉、聊天,心情特別舒暢。”常去公園散步的王先生笑著說。王先生的感受,也道出了周邊居民對城市綠化升級帶來的“綠色幸福感”的共同認可。
發展不忘“夕陽紅”,暖心設施讓老年人樂享生活
小隊成員采訪吳阿姨中 耆影尋蹤小隊
城市發展浪潮中,老年群體的生活需求也被悉心關照。吳阿姨(化名)對長春近年來的發展變化感觸深刻,城市在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中煥發活力,更在推陳出新的進程里始終牽掛著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如今,城市里專為老年人打造的便利設施越來越多:老舊小區改造中增設了無障礙坡道、休息座椅,方便老人出行休憩;社區里建起了日間照料中心,配備健康監測設備和文娛活動室,老人們可在此下棋、健身、參加興趣班;公園內也新增適老化健身器材和遮陽休息區,讓日常散步鍛煉更舒適。“城市越來越新,我們老年人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舒心,這些暖心的設施讓我們真切感受到被惦記著,日子過得開心又踏實。”阿姨的話語,道出了長春在發展中對老年群體的關懷與溫暖。
發展迅猛獲點贊,市民滿懷期許盼未來
小隊成員與田大爺的合影 耆影尋蹤小隊
談及長春近年來的發展,田大爺(化名)贊不絕口,這份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他倍感自豪。“看著城市一天天變樣,作為老長春人,心里別提多驕傲了!”談及對未來的期許,大爺表示,希望長春能繼續發展下去,交通更通暢,環境更宜居,讓老年人能在越來越好的城市里安享晚年,也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把長春建設得更有活力。這份樸實的期盼,道出了老年市民對城市發展的深深眷戀與美好向往。
實踐感悟:觸摸城市脈搏,錨定青春擔當
小隊在洋浦公園前的合影 耆影尋蹤小隊
穿梭于洋浦公園的采訪途中,實踐小隊真切觸摸到長春發展的強勁脈搏。從交通網絡織就的便捷生活網,到生態綠化暈染的詩意棲居地,從守護“夕陽紅”的暖心設施,到市民對城市未來的熱切期許,每一個故事、每一句心聲,都讓小隊成員看到一座城市向上生長的力量,也讀懂民生溫度如何融入發展肌理。
城市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采訪過程中受訪者提到的兒童設施短板問題更讓小隊成員意識到城市進階之路仍有探索空間。身為大學生實踐團,這次探訪不僅是見證發展,更是錨定青春擔當——小隊既為長春的蛻變喝彩,也愿化作城市發展的關注者、建議者,用調研視角發現問題,以青春思考匯聚微光,期待未來能以所學助力城市補短板、增活力,讓長春的每一步前行,都能聽見更多群體的歡呼,看見更具韌性的成長,在時代浪潮中書寫屬于老工業城市的嶄新發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