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流芳】薪火實踐團青囊守流小隊走進貴陽師范大學貴安附屬小學及幼兒園開展中醫藥趣味課堂
【薪火流芳】薪火實踐團青囊守流小隊走進貴陽師范大學貴安附屬小學及幼兒園開展中醫藥趣味課堂
青囊守流播火種,岐黃童趣啟新蒙
薪火傳承——青囊守流團
為弘揚中醫藥文化,讓少年兒童感受其獨特魅力與地方特色,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薪火實踐團青囊守流小隊于2025年6月27日至30日,先后走進貴州師范大學貴安附屬小學和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中醫藥趣味課堂活動。活動以貴州本土苗醫藥特色和著名中醫流派為核心,通過趣味互動、文化體驗和實踐操作,為孩子們開啟了一扇了解中醫藥智慧的大門。
趣味互動識中醫
在小學課堂中,實踐團成員通過輕松的小游戲與孩子們拉近距離,介紹了眼睛的基本結構和日常保護的重要性,巧妙地將話題引向博大精深的中醫藥護眼智慧。互動環節中,隊員們分發了精心制作的中式護眼宣傳冊,并結合內容進行生動講解,穿插有獎問答,現場氣氛熱烈。
幼兒園的活動則以“蒙眼畫五官”游戲拉開序幕,讓孩子們在歡笑中初步體會感官的奇妙,為理解中醫“望診”概念埋下伏筆。簡單的互動迅速拉近了實踐隊員與小朋友們的距離,營造了探索未知的良好氛圍。
苗藥瑰寶顯奇效
實踐團成員向孩子們重點介紹了貴州本土特色藥材——千里光。在小學課堂中,隊員們詳細講解了千里光的藥學特性、核心成分及其抗菌抗炎的功效,特別強調其在治療風熱目赤等眼部不適中的應用。幼兒園的孩子們則通過觀察藥材和趣味故事,了解了千里光“苦寒清熱”的特性,并在“傷眼行為通緝令”指認游戲中,通過辨認團隊自繪的卡片將實用知識融入生活場景。
此外,隊員們還帶來了融合千里光應用的“苗家亮睛功”動態護眼術。小學的同學們學習了攢竹穴、期門穴等穴位的按摩方法,以及運珠功、望月式等特色眼部鍛煉動作;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則通過簡化版的“運珠功”和“望月式”,在游戲中體驗了傳統護眼方法的趣味與奧妙。
此部分還特別設置了互動環節。實踐隊員向孩子們分發了團隊制作的中式護眼三折宣傳冊(內容涵蓋中醫護眼原理、護眼三招、貴州特色藥材等)。講解過程中穿插有獎問答,與小朋友們積極互動,并為答對者分發了小獎品,現場氣氛熱烈。最后的千里光菊花茶品嘗環節,實踐了中醫“藥食同源”的理念,將千里光與杭白菊、枸杞配伍,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其清肝明目的效果。
流派傳承展底蘊
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深入介紹中醫地方流派與特色療法:
石氏傷科探秘: 實踐員生動講述了石氏傷科的歷史淵源與核心理念——“氣血并重,以氣為主”、“筋骨并重,內合肝腎”。他們將此理念延伸至護眼,闡釋如何通過調理氣血、補益肝腎(如使用黃芪、當歸等補氣活血藥改善眼部循環,采用補陽還五湯加鹿角等方強筋壯骨滋養肝腎)來為眼睛創造良好的生理環境,達到養目護眼的目的。
苗藥眼浴傳奇: 實踐員重點推介了貴州獨特的苗族眼藥浴傳統秘術。他們介紹了這一療法的秘方傳承、丹寨苗藥浴的特色優勢、藥材的采制過程及使用方法,讓小朋友們領略到民族醫藥在護眼領域的獨特智慧。
巧手體驗悟匠心
動手實踐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孩子們在實踐團指導下制作了蘊含草本芳香的中藥香囊。此外小學的同學還體驗了“耳穴埋籽”,感受中醫外治法的奇妙;幼兒園的小朋友則通過趣味中藥拼圖游戲,認識了蒺藜、青葙子等具有明目功效的藥用植物,在玩耍間加深了對中藥的認知。
活動總結
此次貴陽之行,薪火實踐團以地方特色藥材和著名中醫流派為核心,通過生動講解、文化展示和動手實踐,成功地將中醫藥文化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們的心田。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領略了中醫藥的博大精深和地域特色,更在他們心中點燃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火種。
實踐團成員感悟:
楊子璇:“看到孩子們對千里光、苗藥浴這些家鄉寶貝充滿好奇的眼神,我深感自豪。這次活動讓我更堅定了挖掘和傳播地方中醫藥特色的決心。講解石氏傷科理論時,孩子們雖小,但那份專注讓我相信,中醫的智慧正在浸潤他們的童心。” 劉心:“帶領小朋友制作香囊、體驗‘苗家亮睛功’是最開心的時刻。動手實踐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中醫藥不是古老的書本知識,而是充滿趣味和生活智慧的文化。重點突出苗醫藥和石氏流派,讓這次貴陽之行更具地域文化傳播的意義,我們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