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護理學院夢飛天使志愿隊的隊員們踏上了羅源羅寧古官道的研學之旅。這條千年古道,曾是古代學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路,承載著無數文人墨客的足跡,更見證了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匆匆身影。
###**古道滄桑,文脈悠長**
在羅寧古官道文化展示館,隊員們聆聽了講解員生動的講述。這條全長約33公里的古道,是福溫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南宋起便成為連接閩浙的交通要道。北宋書法家蘇舜元曾在此題刻“才翁所賞樹石”,而陸游赴任寧德主簿時途經此地,發現石刻后還特意吁請當地官員加以保護,成為福州地區最早的文物保護案例之一。
###**紅色記憶,精神傳承**
除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古道還承載著紅色基因。隊員們來到百丈村,參觀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指揮部舊址,聆聽1934年紅軍攻克羅源縣城的英勇事跡。在紅軍食堂品嘗“紅軍菜”,重走鐵索橋與崎嶇山路,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的艱辛與堅韌。
###**天使之行,感悟成長**
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古道上,隊員們觸摸著斑駁的摩崖石刻,感受歷史的溫度。羅源名師現場指導游記寫作,強調“清晰的線索、生動的描繪、真切的情感”三大要點。隊員們在古榕蔭下記錄見聞,將護理人的細膩觀察融入文字,讓千年驛路的故事煥發新生。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讓夢飛天使志愿隊深入了解了羅源的歷史文化,更在古道與紅軍的足跡中汲取了奮進力量。隊員們表示,將把這份感悟帶回校園,以“天使之翼”守護健康,以“古道精神”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