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卻擋不住青春奔赴的腳步。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星火傳馨,心聆共鳴”暑期社會實踐隊2名指導教師,15名學生懷著熾熱初心,走進鄉村,以教育為筆、以關愛為墨,通過多元課程、創意活動與安全課堂,為鄉村孩子們勾勒出一幅充實而溫暖的暑期畫卷。
1、多元課堂,播撒知識種子 實踐隊抵達鄉村后,迅速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知識基礎制定分層教學方案。在低年級課堂上,傳統學科知識搖身一變,成為趣味十足的探索游戲。數學課堂中,隊員們設計了“數字大冒險”活動,將加減乘除運算融入游戲當中,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快速了解數學運算技巧;英語課堂里,英文兒歌的旋律回蕩,隊員帶領孩子們一邊學唱,一邊用肢體動作模仿歌詞中的太陽、花朵等形象,讓發音練習充滿童趣。
2、創意手工,綻放童真光彩 為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實踐隊精心籌備了石膏娃娃彩繪與玩偶縫制兩大創意活動。在石膏娃娃彩繪現場,形態各異的素白模型擺滿課桌——憨態可掬的小豬、威風凜凜的超級英雄、優雅的公主形象……孩子們手持顏料筆,化身“小小藝術家”,在隊員們的指導下調配色彩、填充圖案。小朋友們將白雪公主的裙子涂成漸變彩虹色,現場時不時傳來驚嘆與歡笑,一件件色彩斑斕的作品承載著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玩偶縫制活動同樣妙趣橫生,隊員們提前準備好柔軟的棉布、蓬松的棉花、彩色絲線及卡通圖紙,手把手教孩子們穿針引線、縫合剪裁。起初,不少孩子因手指被扎、線頭纏繞而手足無措,但在隊員們的耐心示范下,他們逐漸掌握基礎針法。經過數小時的專注制作,歪歪扭扭卻充滿愛意的小熊布偶、星星掛件陸續誕生。孩子們興奮地將作品舉到鏡頭前展示。
3、安全課堂,筑牢生命屏障 根據江西政法網報道,2024年江西省中小學生溺水事故、溺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75.6%、71.1%,全省事故零發生的縣(市、區)比例達93.7%。為了繼續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實踐隊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為重點工作,通過“理論+實踐”的形式,為孩子們筑牢生命防線。隊員們將網絡短片引入課堂,結合當地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野外游泳的危害,并詳細演示“同伴落水如何正確施救”的方法:利用竹竿、救生圈輔助救援,撥打120急救電話的正確流程等。
“看著孩子們從對知識懵懂到主動探索,從畏懼針線到自信創作,從不知危險到主動宣傳安全,這就是支教的意義。”實踐隊隊長感慨道。此次支教活動,不僅為鄉村孩子們帶來了知識與歡樂,更讓實踐隊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青年服務社會的責任與價值。未來,“星火傳馨,心聆共鳴”暑期實踐隊將繼續深耕鄉村教育,讓點點愛心星火匯聚成照亮鄉村未來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