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薪火傳歌”實踐團暑期赴延安、榆林開展實踐活動。團隊探訪了楊家嶺、棗園等革命舊址及陜北民歌博物館、榆林老街,深入調研陜北民歌作為黃土高原情感記憶載體的價值及其在革命精神傳承與文化創新中的作用。
實踐團隊發現民歌既是革命號角,也是生活寄托與文明紐帶,串聯紅色記憶、民俗文化與歷史文脈,詮釋了其作為“活態遺產”的多重價值。此次實踐展現了青年學子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探索答卷。團隊表示,將持續探索助力民歌煥發時代活力,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薪火傳歌”實踐團成員在參觀綏德革命歷史紀念館。趙聆渲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參觀陜北民俗博物館。田鑫怡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參觀陜北民歌博物館。劉凌菲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參觀陜西綏德漢畫像石館。趙聆渲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榆林夫子廟進行采訪。田卓妍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參觀神木市沿黃鄉村民俗博物館。 田鑫怡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參觀魯迅藝術學院舊址。齊美惠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參觀延安文藝博物館。孫磊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楊家嶺革命舊址進行采訪。齊美惠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的合影。趙聆渲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