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月10日,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蔣樓村黨群服務中心內,鄉興新禾團隊的大學生們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村民之間。他們帶著醫療器械、宣傳資料和飽滿熱情,在此開展為期數日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在這個平凡的鄉村活動場地,一場關于青年責任、服務奉獻與價值實現的生動實踐正在上演。
服務入村,健康關懷暖人心
“大爺,您這血壓有點高,平時飲食得清淡些,按時吃藥啊。”在蔣樓村的居民前,團隊成員小蔣一邊為一位老人測量血壓,一邊輕聲叮囑。他們運用自學的操作知識和攜帶的血壓計等基礎設備,耐心細致地為村民提供身體檢查服務。一位接受檢查的老人感慨道:“這些娃娃們真有心,平常我們上趟鎮里醫院也不容易,他們能來家門口幫我們看看,比親孫子還體貼。”活動期間,團隊為多名村民提供了健康檢測服務,同時普及基礎醫療常識,將健康中國的理念化為對鄉土最溫暖的守護。
反詐宣傳,維護財產安全
在另一側,反詐宣傳也進行得如火如荼。隊員們通過電子宣傳,結合當地發生的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們尤其是老年人講解常見詐騙手法和防范要點,為村民筑起一道無形的財產安全防護網。
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們更化身“小小調解員”,當兩位村民因私人問題爭執不下時,隊員們沒有退縮,耐心傾聽雙方訴求,梳理來龍去脈,引導雙方相互理解、換位思考。經過一番真誠溝通,最終促成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和解。這一過程,不僅是解決一樁糾紛,更是團隊身體力行參與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隊員們由此深刻體會到,“楓橋經驗”在鄉村土壤中的生命力,正是依靠這份耐心細致與對和諧的孜孜以求。青年力量在瑣碎事務中彌合裂痕、播種和諧,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圖景在蔣樓村有了真切回響。
調和鄰里,善解心結促和諧
扎根泥土,青春譜寫價值華章,鄉興新禾團隊的實踐,扎根于泥土之中,其價值深植于服務奉獻之內。在老人身前俯身測量血壓的專注,在反詐宣講時一遍遍重復的耐心,在調解糾紛中傾聽與溝通的真誠,這些點滴行動,無不彰顯著青年一代服務社會、反哺鄉村的樸素情懷與強烈擔當。隊員們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服務鄉親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強了意志,團隊成員劉雨樂感慨道:“在蔣樓村,我讀懂了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深意。村民的笑容和信任,是我們此行最珍貴的勛章。”這勛章,閃耀著青春在服務人民中實現價值的永恒光芒。
(文:蔣雪雨 圖:劉雨樂 審核:焦乙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