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蘇州大學“一起云支教”活動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國光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中心小學與蘇州大學學生會三方攜手舉辦。本次活動召集蘇州大學志愿者214名,為二百余名中小學生進行暑期“一起云支教”活動。自7月14日至今,完成了前期招募統籌、小學階段的晚間課程輔導以及第一期課程。志愿者們將圍繞“一起快樂閱讀”“一起健康運動”“一起開展云課堂”“一起云端研學”和“一起云端成長”五項活動展開教學,鼓勵孩子們在閱讀、運動、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培養愛國情懷和創新能力。
活動前期,團隊工作人員精心策劃,考慮到鄉村學生可能存在的線上教學適應問題,活動正式啟動前,團隊針對王官集小學的學生們開展線上晚輔導,輔導期間,工作人員耐心解答學生們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也幫助其攻克難點,不少學生家長表示:“孩子參加晚輔導的積極性很高,遇到問題也愿意主動請教了,學習狀態非常良好。”

圖為志愿者正在給孩子講解傳染病防治知識。 蒯鑫 供圖
在“一起云課堂”與晚間課程輔導環節中,志愿者們精準把握線上教學“隔著屏幕容易缺互動感”的核心難點,把利用網絡科技作為關鍵,優化課程模式。針對概念性知識點,用模型動畫輔助數學公式的推導邏輯,借助在線文檔具象化語文課文中的山河意境,通過共享白板引導學生用彩筆勾勒想象中的海洋景象——這些多元形式不僅打破了線上教學的距離和隔閡,更讓知識傳遞的過程從枯燥的灌輸轉變為學生的主動探索。
志愿者與小朋友們根據提前溝通的書籍一起開展閱讀。在“一起云閱讀”環節,孩子們不僅能傾訴閱讀心得,更能在志愿者的引導下主動從書中汲取知識,汲取深度知識以及背景故事。志愿者楊韻琳表示:“通過和孩子們一起閱讀,我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也感受到了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這種分享和交流不僅幫助孩子們開闊了視野,也讓我在見證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

圖為劉瑤帶領小朋友閱讀書籍。劉瑤 供圖
正如歌德所言:“只有運動才可以除去各種各樣的疑慮。”在教育實踐中,尤其是在支教過程中,推動學生參與科學、持續的體育活動,不僅是對身體的培養,更是對人格全面發展的有力支撐。“一起云運動”應成為教學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讓孩子們在奔跑與汗水中,收獲成長的力量。

圖為小朋友正在練習打乒乓球。顧融 供圖
在“生活中的環保小衛士”主題課上,志愿者們創新教學形式,用紀錄片片段、互動問答、情景模擬等方式串聯起課程內容。他們從“塑料降解需數百年”的科學認知入手,逐步落地到家庭垃圾分類實操、水電節約竅門等具體方法,用真實案例讓環保意識從抽象概念變為自覺行動。課后,孩子們手繪“環保星球”創意作品,正是這種認知轉換的生動體現。

圖為劉瑤正在為孩子們上主題課程。劉瑤 供圖
活動負責人陳宣任表示:“我們無法縮短地理上的物理距離,但可以通過持續陪伴來拓寬成長的實際維度。”道出了“一起云支教”活動的真諦。這場跨越空間的“云之約”,以趣味課堂、書香陪伴、運動引導、環保傳播等多元互動為紐帶,在知識傳遞之外,更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淬煉出面對困難的勇氣與自信。對志愿者而言,全程參與的付出不僅深化了責任認知,更在教學相長中觸摸到教育的本質——它不只是知識的系統傳遞,更是對心靈的持續滋養。(通訊員 錢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