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香濘)為積極響應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8月1日至8月2日,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榆景逢春團隊來到佛山市龍江鎮沙富村進行實地調研。團隊關注國內目前養老的嚴峻現實,通過問卷調研、專項訪談和發放宣傳冊等活動形式開展實踐調研。在實地調研中團隊取得大量的一手資料并在當地群眾中得到良好的調研反饋,以實際行動讓互助之光愛暖夕陽。

圖1 團隊乘車前往佛山調研 通訊員李香濘攝

圖2 沙富村黨群服務中心 通訊員李香濘攝
一、躬身實踐先行,初看農村養老
榆景逢春團隊成員選擇首先對老年人群體進行一對一的問卷訪談調研,摸清當下老年人養老基本情況與互助養老的發展現狀。同時,團隊也針對即將進入養老的中年人群體,調研其養老規劃和參與互助養老的意愿。隨后,由張俊如、張馨雯兩位團隊成員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農村老年人取得聯系方式,為后續建立長期交流打下基礎,并進一步做到動態跟蹤農村互助養老的發展和持續性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準備。

圖3 團隊成員與老人進行交流 通訊員李香濘攝

圖4 團隊成員向老人收集問卷 通訊員李香濘攝
二、對話各級干部,深入互助養老
在了解老人的基本養老情況后,榆景逢春團隊選擇將調研對象轉向負責互助養老的村委會成員、婦聯主席和社工人員,通過一對一專項訪談的調研形式,深入了解沙富村老人康樂中心的運營情況,從對話中剖析互助養老的發展困境。婦聯甘主席如是說道,“現在村里互助養老開展的最大難題就是是資金。錢需要我們自己申報各種項目來籌集,不夠穩定,也影響我們活動的質量。比如一場愛心湯水活動,只有200的經費,需要老人自己出點菜、拿點肉。但是這在另一方面也恰好體現了互助的特點。”團隊通過對老年人康樂中心的實地考察和各個群體的專項訪談,積累了大量的、有區分度的訪談報告,為后續調研分析做好鋪墊。

圖5 團隊成員與沙富村婦聯主席進行訪談 通訊員李香濘攝

圖6 團隊成員與樂善社工志愿者進行訪談 通訊員李香濘攝

圖7 沙富村老人康樂中心 通訊員李香濘攝

圖8 沙富村老人康樂中心宣傳標語 通訊員李香濘攝
三、宣傳教育落地,推動互助養老
在調研中,團隊成員一致認為宣傳冊十分必要和重要,這是因為目前老人對互助養老的認知存在一些誤區,存在“認為互助養老必須是全部免費的”“志愿者來幫助我是天經地義的,而我不愿意花時間經歷去幫助別人”等錯誤觀念。所以在后續實踐中,團隊成員一邊派發宣傳冊一邊對村民進行宣傳教育,解讀互助養老的持續發展之道,在講解中得到當地村民的一致認同和夸贊。

圖9 團隊成員與沙富村婦聯主席合影留念 通訊員李香濘攝

圖10 團隊成員于沙富村康樂中心合影留念 通訊員李香濘攝
榆景逢春團隊深入實地調研,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調研結果。調研結束后,團隊將認真梳理問卷和訪談,形成文字材料,系統總結沙富村互助養老的發展經驗,以青春力量助力互助養老事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