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12個場所,往返400多公里,覆蓋1200余人!在指導老師李豹的帶領下,豫北醫學院退伍軍人醫學生急救培訓實踐團在駐馬店上蔡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急救科普成績單。這支由退伍軍人和醫學生組成的特殊隊伍,帶著800余份急救手冊和萬余次直播培訓的影響力,將專業急救技能送進外賣站點、廠房、學校等基層場所,用實際行動詮釋“一聲到,一生到”的軍人誓言。
醫院聯動:鍛造生命救援“先鋒隊” “按壓深度5-6厘米,頻率每分鐘100-120次!”在上蔡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實踐團隊為醫護人員演示標準急救操作,贏得連連稱贊:“這些醫學生展現出的嚴謹操作和軍人特有的沉著冷靜,讓我們看到了院前急救的新生力量。”團隊創新融合解剖學知識與部隊急救技巧,為醫院后勤人員開展定制化培訓,確保“生命通道”上的每個環節都有人能伸出援手。
騎手特訓:打造城市“移動急救站” “外賣箱里除了餐食,還能裝什么?——急救技能!”在美團外賣上蔡站點,團隊針對騎手工作場景設計沉浸式課程。退伍軍人朱凌霄用戰術訓練中的“肌肉記憶”教學法,帶領騎手們反復練習CPR;志愿者馬夢雅模擬騎行摔傷場景,示范用圍巾、快遞箱等物品進行骨折固定。“以前看到意外只能干著急,現在敢出手了!”騎手張師傅成功完成氣道異物清除演練后激動地說。團隊還特別編撰了《騎手急救口袋指南》,將專業急救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三步操作法”,讓急救技能真正融入騎手的日常工作。
校園播種:童心童行筑安全防線 “同學們,急救就像奧特曼打怪獸,要找準位置、用對力氣!”在上蔡二小的課堂上,志愿者韓佳潔用孩子們熟悉的動畫形象講解急救知識。朱凌霄帶領團隊創新地將戰術手語改編成“防溺水安全手勢”,通過趣味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快速掌握了“雙臂交叉胸前”等求救信號。志愿者韓佳潔特別設計了“小小急救員”情景劇,用布偶演示兒童與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關鍵區別。“按這里是小寶寶的救命按鈕,大朋友要抱這個位置哦!”生動的講解引得孩子們踴躍嘗試。
網絡賦能:直播間的“急救云課堂” 此外,團隊創新利用上蔡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直播平臺,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急救帶貨”直播。志愿者李星茹,智欣化身“急救主播”,以“下單急救知識,收獲生命安全”的生動話術,現場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和中暑處理技巧。企業員工配合演出“吃播噎食”“中暑暈倒”等情景劇。2小時直播吸引超近千人在線觀看,網友紛紛留言:“第一次見這么實用的帶貨,真實!好懂!”直播結束后,團隊還將關鍵急救步驟制作成短視頻,方便群眾反復學習。
“脫掉的是軍裝,脫不掉的是責任!”隊長朱凌霄的這句話道出了團隊初心。這支由退伍軍人和醫學生組成的特殊隊伍,創新采用“理論+實操+情景模擬”三維教學模式,將部隊作風與醫學專業完美結合,重點培訓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
據悉,團隊已與當地紅十字會建立長期合作,未來將持續為快遞、環衛等行業提供定制化培訓,讓“救”在路上的腳步永不停歇!
(文字:金瀟 李豹 圖:朱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