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曲園七秩·薪火承韻"實踐團以宣講為媒,走進三所高中,通過特色PPT展示與沉浸式宣講,將曲阜師范大學七十年校史、育人成果與青春故事娓娓道來,在高三學子心中播撒下夢想的種子。
一、匠心筑基:打造有溫度的宣講載體
為構建立體化展示體系,團隊成員以"歷史-現狀-未來"為脈絡,精心打磨宣講PPT。校史板塊中,成員們深挖檔案館資料,將建校初心、學科突破、科研成果以時間軸串聯,配以泛黃的老照片與現代實驗室對比圖,讓校史"活"起來;硬件設施展示時,他們頂著烈日拍攝教學樓晨光、圖書館夜讀場景,精選30余張照片呈現"智慧校園"風貌;大學生活板塊則收集50余個校園活動影像,從學術文化節到社團嘉年華,用動態畫面展現青春多元可能;成長路徑案例庫中,12位優秀學子的支教日記、活動策劃書等原始素材,成為最生動的"成長教科書"。
二、協同攻堅:構筑有保障的宣講體系
面對三所高中不同的教學安排,團隊建立"總協調+分對接"機制:聯絡組通過20余通電話、15封郵件敲定宣講細節,根據巨野一中晚自習安排調整為"錯峰宣講",為牟平育英藝術中學定制"藝術生專場";物資組準備3套備用設備、200份校慶文創,制定"5分鐘應急預案";宣講組開展8次模擬訓練,優化手勢語速,確保40分鐘宣講精準流暢。安全保障方面,團隊統一預訂合規車輛,配備應急藥箱與聯絡卡,實現"零事故"目標。
圖:實踐團隊合影鹿青媛攝
三、青春對話:點燃有力量的夢想火種
當PPT翻至校訓石特寫時,巨野一中教室響起輕聲驚嘆;播放實驗室操作視頻時,牟平育英學生不自覺前傾身體;分享支教故事時,石家莊十七中幾個女生悄悄抹淚。"原來大學可以這樣成長"的感慨此起彼伏,互動環節50余只手同時舉起。一位男生在紙條上寫道:"看到學長學姐的筆記,我覺得高考更有方向了。"這樣的瞬間,讓宣講團成員深刻體會到:他們不僅是信息傳遞者,更是精神火炬的接力者。
此次宣講覆蓋800余名高三學子,發放調查問卷顯示,92%的學生表示"對曲園產生強烈向往",87%認為"獲得了實用的大學規劃建議"。曲阜師范大學招生辦主任評價:"這種有溫度的宣講,比招生簡章更打動人心。"
薪火永續:讓青春宣講成為成長課堂
從PPT的字斟句酌到宣講現場的隨機應變,從物資準備的細致入微到安全保障的萬無一失,這場實踐讓團隊成員收獲了超越任務本身的成長:有人掌握了資料挖掘的技巧,有人提升了公眾表達能力,更多人懂得了責任與傳承的分量。正如團隊日志所寫:"我們傳遞的不僅是校史,更是一種踏實奮斗的精神基因。"未來,這支青春宣講團將繼續優化內容、創新形式,讓曲園薪火在更多青年心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