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師學子敬老愛老助老在行動
2025年7月2日,為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淮北師范大學“銀齡皖流生活π”實踐團隊于淮北市開展關愛老年人與調查老年人消費需求的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先后在烈山區和濉溪縣老年聚集區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調研活動,通過一對一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傾聽老年人在衣食住行、醫療保健、文娛消費等方面的真實心聲。活動也希望借此增強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關注,引導公眾重視老年人的消費權益與生活質量,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助力實現積極老齡化與銀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一、入戶走訪,深度對話銀發群體
團隊采用分層抽樣與重點訪談結合的方式,深入老年家庭與社區養老場所。在烈山區養老服務中心附近,以“嘮家常”形式與老人溝通,圍繞食品采購渠道、服裝消費偏好、保健品購買經歷等話題展開,耐心引導老人分享消費觀點。同時,邀請老人參與公共設施需求討論,收集不同年齡群體的生活需求。其中,志愿者們走訪了一位八十歲老人。老人向志愿者們介紹,自己日常飲食以綠色蔬菜為主,閑暇時喜歡帶著小狗散步,生活過得十分愜意。

圖為實踐團隊在與老人交流(數學與統計學院熊佳雨供圖)
二、悉心引導,完成問卷填寫
在濉溪縣南關社區養老服務站附近,組織志愿者與老年人開展面對面、一對一的親切交談。交流內容涵蓋其日常生活狀況、健康醫療、精神文化需求、社會交往、智能技術應用體驗以及消費習慣與偏好等。針對視力不好的老人,志愿者逐字逐句朗讀題目,并根據老人回答代為填寫,系統收集關于其消費結構(如日常開支、醫療保健、文娛支出占比)和具體服務需求。活動全程注重尊重老人意愿、保護個人隱私,旨在通過真誠對話與科學調研相結合的方式,深度傾聽老年心聲,精準把握實際需求,為后續關愛服務優化與適老環境改善提供第一手資料和有力支撐。在志愿者們與老人的交談過程中了解到他們主要的鍛煉方式多為散步,老人們也希望能夠增添一些公共設施,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加多樣的鍛煉方式。

圖為實踐團隊協助老人填寫問卷
三、親切交談,聆聽歲月故事
在濉溪縣南關社區養老服務站附近,學生志愿者與老年人一對一結對,以拉家常的方式展開交流。從“您年輕時印象最深的工作是什么”“讓您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等問題切入,引導老年人打開話匣子,分享奮斗歷程、親情故事、時代記憶等。交流中,志愿者耐心傾聽,適時回應,用點頭、微笑等方式給予鼓勵,并詳細記錄關鍵內容。對于表達能力較弱或聽力不佳的老人,志愿者放慢語速、貼近交流,確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充分表達,讓歲月故事在溫暖對話中緩緩流淌。在故事共享過程中,他們也向志愿者們分享了當前的生活狀態,他們表示在不缺乏陪伴的情況下,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充實快樂的。這也從正面反映了陪伴在老年群體中的重要性。

圖為實踐團隊在與老人共享故事(數學與統計學院趙珍妮供圖)

圖為實踐團隊合照(數學與統計學院熊佳雨供圖)
在這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以耐心傾聽與細致服務,搭建起代際溝通橋梁,既讓老年人感受到被尊重與關懷,也幫助學生從長者經驗中汲取智慧。團隊成員表示,通過開展助力代際理解與關愛老人的活動,不僅讓老年人感受到被尊重與關懷,還幫助學生從長者的生活經驗中汲取智慧。并且團隊成員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相關工作,確保活動價值得到持續延伸。
(文:胡玉蝶楊睿/圖:熊佳雨王樂趙珍妮/審核:孫可意/審校:徐聰慧/終審:吳守寶卓澤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