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護航成長與愛‘童’行”七彩假期專項志愿服務暑期社會實踐團實踐紀實(二)
8月2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護航成長與愛‘童’行”安康分團的5名志愿者們,再度走進安康市旬陽市白柳鎮婦女兒童之家,開展以“手偶兔子”為主題的手工活動,帶當地30余名兒童通過簡單的材料、有趣的設計,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探索美與創造的大門。創意手工:雙手制造珍愛之物。活動開場,志愿者借助大屏幕展示“手偶兔子”主題課件,屏幕上,一只軟萌的粉色紙兔子端坐著。志愿者站在屏幕旁,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引導孩子們觀察:“小朋友們,快看看這只漂亮的兔子,想不想也有一只啊?”瞬間引發孩子們的興趣,大家踴躍舉手,想要向志愿者學習制作紙兔子。
圖為志愿者為孩子們進行手工講解
進入創作環節,志愿者為孩子們分發彩紙和尺子,鼓勵他們根據課件視頻,大膽動手操作。有的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卻愿意為了紙兔子舉手詢問志愿者,有的孩子活潑開朗,在自己強大的動手能力和積極互動中很快完成,志愿者穿梭在桌椅間,耐心給不知下一步如何的孩子指明道路,助力孩子們突破創作小瓶頸,讓每個孩子都能做出可愛的小兔子,在實踐中鍛煉動手能力與還能激發想象力、培養耐心與協作精神。

圖為志愿者為幫助孩子們完成繪手工
作品分享:交流傳遞童真感悟作品完成后,分享環節熱鬧開啟。孩子們興奮地舉著小手上臺,展示自己指尖的小兔,志愿者認真傾聽,給予熱烈掌聲與肯定,還引導孩子們互相欣賞,孩子們開心的交換著自己的作品,在交流中,孩子們不僅提升表達能力,還學會發現他人作品閃光點,收獲分享帶來的快樂。對比之下,孩子們在手工課后更愿意表達想法,課堂專注力有所提升。手工教育不僅是技能傳授,更是用創造力為孩子們搭建自我表達的橋梁,在資源有限的鄉村環境中,簡單的材料也能迸發無限可能。

圖為手工成果展示
此次“手偶兔子”手工活動,志愿者以生動課件為引、孩子對成果的欲望為媒,為孩子們搭建起藝術創作與交流的平臺。此次活動既充實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又在趣味互動中培育藝術素養及動手能力,讓童真與藝術同頻共振。志愿者們也在陪伴中深化社會責任感,用實際行動傳遞美育溫度。未來,團隊將繼續探索多元活動形式,持續護航孩子們的美好成長路,讓美妙的藝術滋養童真的種子不斷發芽、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