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智”理春江,“碼”動民生社會實踐團隊于2024年6月27日、28日深入杭州市富陽區,走訪騎手驛站、騎手黨支部辦公室、富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地,挖掘富陽區“小哥碼”用數字技術提升騎手工作質量的優化治理路徑。
車輪上的富陽:當“新技術”遇上“新方向”
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富陽“小哥碼”的運行模式在當地社會各界參與、數字技術投入、使用反饋等力量的助力下,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優化服務平臺,從一開始的紙質版吊牌到現在手機掃碼隨用隨開,從只有兩三個小區到近百個小區,從零星使用到超4000名騎手參與。
從理想藍圖到實際落地,“小哥碼”在動態需求中尋求破題之道。實踐團成員同一線“小哥碼”使用者、平臺管理者等二十余名政府、社會行業相關人員開展訪談工作,了解富陽當地“小哥碼”發展歷程與治理成效。
匠心鑄“美”:當“新青年”遇上“新模范”
小哥碼平臺的搭建離不開騎手模范的帶頭作用。在全省“最美騎手”季愛清的帶領下,小隊成員走進小哥驛站,了解騎手工作的真實狀態。從一知半解到帶隊任職,季愛清在近十年的工作中,完成了從追隨模范向成為模范的轉變。
她說“做事要從小事做起,以真心換真心”,不僅在工作中認真負責,閑余時間還會投身獻血與公益事業;她說“年輕人要往上走,多條路”,告誡年輕人只有大膽嘗試、埋頭苦干,才能把路走寬、把事辦好;她說“柔肩也能扛重任”,積極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自精神,帶動身邊女騎手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護“騎”使者:當“新幫手”帶來“新力量”
在富春小哥黨群服務驛站我們見到了餓了么眾包騎手、外賣騎手黨支部書記裘煉科,作為騎手口中的“大忙人”,裘煉科書記在助力騎手、社區、顧客、工會、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元主體實現有序聯結的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小到騎手糾紛,大到平臺操作,裘煉科化身騎手的守護使者,穿梭在不同的工作場所,2024年累計解決糾紛超150起。
裘煉科書記在工作中十分關注騎手權益保護,強調“不強制繳納保證金,繳納保證金實際三年來也未扣一分錢”,針對靈活就業群體以及特殊群體設立具有包容性與彈性的管理模式,既保障專送騎手的權益底線,又為兼職騎手保留靈活支配空間,真正做到步頻各異享民生,步調一致向共富。

智碼破局:護“騎”新程暖意生
隨著配送行業高速發展與競爭涌入,騎手需在小區人流密集處爭分奪秒,超時一秒鐘即面臨罰款,稍有不慎還可能引發糾紛,小區進出難題更是加劇了這種緊張。過去依賴求情等“斗智斗勇”方式,外加惡劣天氣等影響,配送效率低下且充滿不確定性,共同構成騎手分秒必爭的壓力來源。

“小哥碼”的推行成為破解困局的關鍵支點。騎手徐軍民、秦億榮坦言道“沖突少了,配送快了,錢包鼓了,感覺這份工作做得越來越有價值。”通過數字化身份認證,直接緩解騎手配送壓力,沖突率顯著下降。將職業技能與民生優待掛鉤,讓騎手在“配送快、錢包鼓”的同時,收獲“技能精、受尊重”的獲得感,實現從“謀生存”到“謀發展”的職業躍升。

負“重”前行:當“破題人”遇上“出題人”
富陽區市場監管局網約配送行業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余昀談及“項目最初并非從數字化切入,而是從為騎手解難開始。”市場監管局以黨建為突破口,建設流動黨員黨支部,培育黨員骨干,聯合多方協商首創紙質資質工作證,逐步迭代數字化“小哥碼”,創設監督機制倒逼平臺優化。
作為“破題人”,市場監管局聯合多方協商,將全區4500余名騎手納入動態管理體系,通過四級管理責任鏈倒逼平臺優化規則,構建治理新模式,騎手變治理主體,形成“規范行為-榮譽激勵-社會認同”的良性循環。

基層是社會實踐的“活教材”,社會實踐是基層發展的“新動能”。“智理春江,碼動民生”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在學習富陽“小哥碼”的模式經驗時,不忘實踐的力量,兩位團隊成員親身體驗了騎手的送餐工作。在經驗騎手的帶領下,體驗騎手工作不易,躬行回饋民生。

暑期的實踐征程,讓團隊成員對騎手勤勞淳樸的向上精神有了更多認知,對“小哥碼”的便民惠騎作用了解更為深入。后續,團隊成員將進一步整理調研材料,總結數字智治經驗,為“小哥碼”平臺的迭代升級、助力城市治理提供建議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