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學子赴含山縣開展實地調研活動 一、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實地考察產業發展實況 為深入了解含山縣實體經濟的發展狀況,滁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的赴含山縣實地經濟調研實踐團隊秉持著嚴謹務實的態度,嚴格按照精心制定的調研方案,積極投身于此次意義重大的暑期調研活動。他們深入含山縣重點產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如同探索寶藏的勇士,去探尋產業發展背后的奧秘。
在驕陽似火的夏日里,實踐團隊先后走訪了含山縣綠色智能鑄造產業園、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等戰略性產業集聚區。這些產業集聚區是含山縣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承載著當地經濟騰飛的希望。每到一處,團隊成員們都全神貫注,仔細觀察著園區內的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為期7天緊湊而充實的實地調研中,團隊重點調研了安徽威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含山華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具有行業示范引領作用的骨干企業。這些企業在行業內猶如璀璨的明星,代表著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團隊成員們深入企業的生產車間,那里機器轟鳴,智能化生產線有序運轉,仿佛是一首激昂的工業交響曲。同學們如同求知若渴的學子,詳細記錄著智能化生產線的每一個運作流程,從原材料的投入到成品的產出,每一個環節都被他們認真地捕捉。
在與企業管理層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會議室里氣氛熱烈而莊重。團隊成員們虛心請教,企業管理層則傾囊相授,全面分享了企業在技術創新攻關、產業鏈協同創新、政策落地見效等方面的典型經驗。特別是“傳統鑄造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智能制造升級”、“環保新工藝顯著降低生產能耗”等創新實踐案例,讓同學們眼前一亮。這些案例就像是一把把鑰匙,為同學們打開了通往實體經濟發展新模式的大門。通過這些鮮活的實踐,充分彰顯了當地企業“創新驅動發展、質量引領市場”的先進發展理念,也使青年學子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有了更為深刻、直觀的認識。
二、構建政企溝通機制,深入剖析發展瓶頸 調研團隊積極創新采用“政企聯動”的調研模式,這種模式就像是一座橋梁,將政府和企業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在開展企業走訪的同時,他們還與含山縣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局等職能部門召開了專題座談會。座談會現場,氣氛嚴肅而又融洽,政府工作人員和同學們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著含山縣實體經濟發展的大計。
會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系統介紹了含山縣近年來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猶如一套精心打造的組合拳,包括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輕了沉重的負擔,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推出高層次人才引進補貼計劃,吸引了眾多優秀人才匯聚含山,為企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促進了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這些政策的實施,有效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促進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的良性互動,為含山縣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然而,調研過程中也發現,當地中小企業仍面臨著諸多現實挑戰。“融資渠道單一制約發展擴張”,許多中小企業就像被困在狹窄河道里的船只,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來擴大生產規模;“高端技術人才引進困難”,高端技術人才的流失就像是企業失去了明亮的燈塔,影響了企業的創新后勁;“產業鏈配套不完善”,這使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難以實現高效協同,就像一臺機器的零部件不匹配,導致協同效率低下。通過政企雙方深入坦誠的交流,同學們既感受到了地方政府發展實體經濟的堅定決心和顯著成效,也深刻認識到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更加明白了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任重而道遠。
三、深化理論實踐結合,強化使命擔當意識 調研期間,團隊建立健全了“日總結、周匯報”的工作機制,這就像是給調研活動裝上了精準的導航儀,確保調研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每晚,當夜幕降臨,同學們都會聚集在一起,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在溫馨而又充滿學術氛圍的會議室里,大家圍坐一圈,分享著一天的調研收獲。
同學們將課堂所學的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學等專業知識與實地調研成果有機結合,就像將不同的顏料混合在一起,調出更加絢麗的色彩。他們重點分析了含山縣“以先進制造業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實體經濟發展模式,深入探討這種模式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在分組討論環節,大家圍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施路徑”、“縣域特色產業如何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會議室里,大家各抒己見,思想的火花不斷碰撞,就像一場激烈的辯論賽。
許多同學在調研筆記中認真地寫道:這次實踐徹底改變了他們對實體經濟的刻板印象,讓他們真切地體會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根基”的深刻內涵。他們仿佛看到了制造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感受到了制造業對于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意義。大家一致表示,要把調研收獲轉化為學習的強大動力,在后續的專業學習中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就像一顆種子努力扎根于肥沃的土壤,汲取養分茁壯成長。他們要為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和能力提升,將來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此次為期7天的暑期調研活動,為青年學子搭建了“走出校園、認知國情”的重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同學們就像一只只羽翼漸豐的小鳥,勇敢地飛出了校園的庇護,去擁抱廣闊的天空。通過青年視角觀察基層發展,既為含山縣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也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扎根基層、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調研形成的《含山縣實體經濟發展現狀與建議》專題報告已呈報當地政府部門,這份報告凝聚著同學們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結晶,實現了學術研究與社會服務的有效銜接,為含山縣的經濟發展貢獻了一份來自高校學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