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南昌大學“愈見星海”新時代文明實踐隊前往銅鼓縣陽光益智康復中心,開展志愿活動,為特殊兒童送去溫暖與陪伴,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關懷。
銅鼓縣陽光益智康復中心作為經縣殘聯、民政局注冊的非盈利公益康復機構,長期致力于為2 - 16周歲殘障兒童提供專業康復干預服務,助力特殊兒童成長。當日清晨,實踐隊成員抵達康復中心,迅速投入到與孩子們的互動中,開啟充滿愛與溫暖的一天。
圖為實踐隊員與特殊兒童展示共同制作的毛線球 鄭斯騰供圖手工制作環節,實踐隊成員與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彩色毛線在大小手中有序穿梭,一個個造型可愛的毛線球逐漸成型。實踐隊成員們圍坐在孩子們身旁,耐心地示范毛線球的制作方法。從如何纏繞毛線,到怎樣塑造出圓潤的形狀,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細致入微。孩子們專注投入,歡聲笑語在教室內回蕩。
圖為實踐隊員指導特殊兒童進行繪畫 鄭斯騰供圖
午后,繪畫與風箏放飛活動成為當日亮點。孩子們用油畫棒在風箏面上自由創作,將童真與想象化為多彩圖案,實踐隊成員穿梭在孩子們中間,或是輕聲給予建議,或是協助他們完成復雜的圖案。當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畫作躍然“箏”上,孩子們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圖為特殊兒童展示繪制的風箏 鄭斯騰供圖
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孩子們牽著自己繪制的風箏奔跑起來。微風輕拂,一只只承載著童真與夢想的風箏緩緩升空,在天空中搖曳生姿。孩子們追逐著風箏奔跑,清脆的笑聲灑滿操場。
圖為陽光益智康復中心的兒童放飛風箏 王宇熙供圖活動的最后,實踐隊帶領孩子們制作許愿瓶。孩子們將自己繪制的畫作小心地折疊放入瓶中,然后貼上精心挑選的貼畫,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儀式感。這些小小的許愿瓶,不僅封存了孩子們的藝術作品,更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
此次活動,南昌大學實踐隊以實際行動傳遞關愛,助力特殊兒童在成長道路上留下美好回憶。陽光益智康復中心長期為殘障兒童康復努力,“愈見星海”實踐隊的到來,不僅為孩子們帶來歡樂,也讓隊員們深刻理解公益意義。期待更多社會力量關注特殊群體,匯聚愛心,共同為折翼天使筑就逐夢藍天的溫暖跑道,推動特殊兒童康復事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