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起,經濟與管理學院“”詩南”實踐團深入農村地區,開展了一場以“共同富裕背景下土地流轉對農戶生計韌性的影響”為主題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通過實地調研、訪談和考察,深入探究土地流轉政策在實際操作中的成效與挑戰,為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
實踐團成員們來到農村的各個角落,用鏡頭和筆記記錄下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現狀。他們詳細記錄了土地流轉的面積、流轉方式、租金水平等關鍵信息,這些數據為后續的分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更深入了解土地流轉對農戶生計的影響,實踐團成員們在村頭與當地農戶和村干部進行了深入的訪談。通過訪談,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土地流轉不僅增加了農戶的收入,還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然而,部分農戶也表達了對土地流轉后生計保障的擔憂。

除了訪談和記錄,實踐團成員們還走進田間地頭,對流轉后的農田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們觀察了農田的種植情況、灌溉設施以及土地利用效率,通過與農戶的交流,了解了土地流轉后農業生產的變化。實踐團成員馬雪同學表示:“實地考察讓我們看到了土地流轉后農業生產的新模式,也讓我們對如何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了新的思考。”

通過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數據,為研究土地流轉對農戶生計韌性的影響提供了有力支持。實踐團成員們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撰寫了詳細的調研報告,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為政府決策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文稿:許哲銘 圖片:提力曼塔依爾/俄克山)